鲁网8月4日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,鲁迅无疑是一座丰碑。这位原名周树人的浙江绍兴人,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,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与革命家。早年赴日学医的他,因 “幻灯片事件” 毅然弃医从文,以笔为刃战斗一生,被誉为我国文化革命的旗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。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五年级开展的 “走进鲁迅” 项目式学习活动,让五年级学子们得以穿越时空,与这位文学巨匠展开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对话。
品作品悟情怀
在 “探鲁迅作品,悟家国情怀” 单元,同学们通过阅读《彷徨》《呐喊》《朝花夕拾》等经典著作,亲手制作 “鲁迅小档案” 手抄报,系统梳理了鲁迅的生平轨迹与思想历程。摘抄体现家国情怀的句子、分享阅读感受,让大家深刻体会到鲁迅文字中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;为祥林嫂、阿 Q 等经典人物设计明信片,则让这些文学形象从纸页中走出,成为同学们理解时代与人性的鲜活载体。
赏佳作学表达
“品鲁迅佳作,赏文学真味” 环节让同学们领略到文学大师的文字魅力。绘制闰土刺猹三格漫画时,深蓝的夜空、金黄的圆月与闰土刺出钢叉的动态,在画笔与速度线的勾勒中立体呈现;仿写 “身边的小闰土” 对话,同学们模仿鲁迅简洁生动的口语风格,记录下身边 “生活小专家” 分享的自然智慧,让文学与生活紧密相连;创作 “动物观察笔记” 时,大家像科学家般细致探究,又学鲁迅用精妙比喻为动物取名,让观察力与想象力同步提升。
多面观鲁迅
从追溯鲁迅译笔中的科学之光,到感悟其种花养鱼里的 “向死而生” 哲学,再到传承 “重教育、尚节俭、贵真诚” 的家风,同学们在多元活动中全方位走近鲁迅。特别是在济南老街巷陌寻访 “鲁迅自然课堂” 时,大家循着鲁迅的观察视角,将泉城的泉水叮咚、城墙古韵写入记忆,更以创意标语守护绿水青山,让鲁迅精神在现实中焕发新的生机。
这场项目式学习,让鲁迅精神真正融入学子成长。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文学知识与实践能力,更在心中播下了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种子,让这位文学巨匠的精神火炬,在新时代少年手中继续传递。(本网记者)
责任编辑:李 颖
炒股配资资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